2006/07/28 星期五
07/28 一早就托老哥載我出門,因為朋友臨時起義說要週五就上去,原因是他們要找牌友打牌XD 如此一來空出一天,我便安排了一些 FF8 行前活動。10:00 多我到了學校找大家 (加我共七個)會合後,大家開始走去統聯客運站準備北上。順利搭上 11:00 多的車次,開始為時近兩小時的公路之旅,到達台北承德路時約 13:30。
踏上台北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去台北國軍英雄館 Check-in 房間,大夥將行李安置好之後,便開始下午的自由活動,我們當然先去 7-ELEVEN 解決中餐(一樣是真飽飯糰XD) 後,分成兩隊,一隊是要去會牌友打牌的,一隊是要去新光華,我因為早有計畫,便跟著新光華這一群,我做嚮導XD (因為我有事先查網路地圖)
舊光華應該早被拆了,我們到了忠孝新生站後,便沿著八德路一段開始逛,沿路盡是電腦商家,跟台中繼光電子街差不多,不過規模似乎更大。其中一位朋友此行目的是要找常見的一片一百五的 H-Game,而我只是想體驗傳說中的光華魅力罷了。沿路晃似乎沒發現幾家,不過我有事先記錄展賀的位置,便帶他們前往,不愧是小巷子的店家,連入口都好像一般民宅,偽裝真徹底XD 打開厚門進入後,滿滿的遊戲陳列在架上,感覺其實跟台中的遊戲護照差不多,其實是有點失望orz 以為是進口日版 H-Game 陳列滿櫃的說......另外巷子通往新光華,用鐵皮屋組成的新光華,動線有點亂,人很多,店也多。朋友換在找 A片啦XD 平均五步就一家 A片專賣店,不過似乎逛遍也沒找著他的最愛,最後僅收了幾片就敗興而歸,不過逛到腳痛卻是事實,約 17:00 一夥人在廣場休息後,決定前往西門町逛街。
逛啊逛發現傳說中的 KT,去年沒去過,今年就進去看看,於是我們前往阿忠麵線對面的陡峭樓梯上去,發現樓上沒東西?後來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地意外發現某一小巷有KT招牌!?上去二樓一看,果然是 KT,旁邊的告示清楚說明舊址因為租約到期而遷到此,倒是舊址怎麼沒有說明呢?裡面都一堆精品,感覺跟 animate 4F 一樣。逛到約 18:00 時,他們說想去吃大餐,我因為經費問題沒有跟去,跟他們分離,因為此行有一場大會得出席。我先簡單地解決晚餐後,逛 animate 和95,都沒有意中物,意外省了一筆。
時間差不多了,穿過中華路一段,對面就是武昌街一段,順著繼續走到達此行重要地點「QK咖啡」,約 19:02 時無名氏打我手機,原來是 Makoto (他好像有兩支手機,我只記一支),看來只剩我還沒到。我便進入店內,看到了最裡面有一桌人,那正是 2cat / Komica 的管理群們。與會者有 1883, Makoto, 我, 西尼斯四個人,第一屆 2cat/Komica 版主群大會正式展開!
我去點了飲料後,開始今次的大會討論,首先是藉由印象和真人面對面做重新認識,因為之前大家有互傳照片,衝擊還不會太大。首先由 Makoto 利用店內的無線上網和電源供應的筆電,開始針對近日版上的風氣討論。版務方針、戰文防治和防廣告都有談到,另外 1883 也在會中提到伺服器現況:DreamHost 針對伺服器的使用者連線數太多作出警告,討論應對方案。後來又來了攤開和 Kirur,大夥開始哈啦,從遊戲聊到筆電,幾乎是無所不聊,聊到 21:00 QK 咖啡關門了還意猶未盡,於是大夥提議到 animate 續攤。這次換聊起動漫畫和遊戲,因為我本身閱歷不豐富,自然無法接話,大部分都是「喔?這樣喔...」接話XD M神和西神的閱歷在此可以見出,這個領域果然是比不上人家(笑)
還是到了分離的時刻,22:00 多 animate 關門了,大家到雜誌瘋門口前道別,聽說 misatocat 明日會北上,將可能再舉辦聚會,但時間及可能性、與會人數都未定。再討論一些版上的問題後,大家揮手散去,第一屆聚會圓滿落幕。
我回到國軍英雄館後洗個澡休息後,翻開場刊拿起鉛筆做做簡易攻略,聽說明天朋友們要挑戰 6:00 排隊,瘋狂一次應該也無所謂,睡吧,明日的FF8第一天精采的才要開始!
2006/07/30
2006/07/11
Review: Need for Speed: Underground
玩了約一個月,飆風模式終於以困難模式全破了(茶)。感覺這一代跟上一代 Hot Pursuit 2 差有夠多,除了換小組開發外,連遊戲的走向都大變革,這代真的很用心做啊。全部有 112 關,車輪戰的感覺還真有點招架不住。其中有幾關玩到快抓狂的(尤其是持久戰...5~7圈 囧),重跑好幾遍還是贏不了,索性把氮氣裝置和渦輪增壓拔掉XD 再跟他們拼幾次才贏。
好像還有滿多心得可以寫的,除了飆風再起外,飆風再起2和全民公敵之前也都破了。剛好可以在11月 Carbon (極速快感:玩命山道) 出來之前先作個複習和整理。
一開始開 Mazda MX-5,開到最後還是 MX-5 XD 除了過 100 關後開始換了 NISSAN Skyline R34 GT-R,喔喔!加速性和極速破表!不愧是 GTR,起跑超快,不過車身很重,過彎感覺不靈活。
附:各代特點整理
NFS:U:
NFS:UG2:
NFS:MW:
好像還有滿多心得可以寫的,除了飆風再起外,飆風再起2和全民公敵之前也都破了。剛好可以在11月 Carbon (極速快感:玩命山道) 出來之前先作個複習和整理。
一開始開 Mazda MX-5,開到最後還是 MX-5 XD 除了過 100 關後開始換了 NISSAN Skyline R34 GT-R,喔喔!加速性和極速破表!不愧是 GTR,起跑超快,不過車身很重,過彎感覺不靈活。
附:各代特點整理
NFS:U:
- 首次以地下競速為主題
- 改裝系統及塗裝系統的加入 (N2O 及渦輪增壓導入)
- 首次加入獨特的 U套件,達成特定條件可以自由挑選
- 首次導入雜誌,達成特定條件可以解開雜誌圖案
- 新類型賽事:甩尾賽、直線加速賽、淘汰賽
- 視覺特效更新,有使用動態模糊
- 以日系車種為主,跟傳統的歐美及超跑為主有很大不同
- 有風格分數用以解開圖裝及快速模式特殊使用車種 (如 eddie的 Skyline)
NFS:UG2:
- 承襲 NFS:U,強化更多方面
- 首次新增 Bayview 城市自由奔馳,以往城市都只是在賽道出現,這次整個城市讓你自由跑
- 新增性能商店、汽車展示場、外觀商店、塗裝商店
- 改裝系統再強化:如外觀就增加懸吊裝置、後車廂、車門,引擎蓋也能改成左右開啟式
- 塗裝系統再強化:樣式更多更豐富,連國旗都上去了
- 首次新增調校系統 (Dyno),隨者套件的更新,可以微調的項目更多。例如齒輪比、前後煞車分配比、下壓力、轉向比、齒輪箱每個檔的速度間隔等
- U 套件再強化:這次得跟街車比賽,贏一定次數可以得到 U套件的資格,選取並安裝在這輛車。注意到不像前代 U套件可以轉移,這代是綁定的
- 新類型賽事:U.R.L. 地下賽車聯盟、SUV 比賽、街車競速賽、X 極限挑戰賽、山道甩尾賽。更多更難orz
- 一樣以日系車種為主,不過有加入部分美系車種和一些新的日系車,另外加入了 SUV 休旅車。新車如 TOYOTA COROLLA GT-S (Sprinter Trueno AE86)、Mitsubishi 3000GT、Mazda RX-8 等
- 場地更豐富,除了有飛機場、火車站、工業區還有山道,環道高速公路更是好地方
- 雜誌改成事件式,在時限內通過條件可以自由拍攝封面 (炫耀車身) 或者是如以往直接得到封面
- 新增贊助商:在五個階段可以自由選擇贊助商,得到一輛車及金錢,並完成他們指定的賽事
- 重播模式回來了!可以看看自己剛才的酷炫樣
- N2O 在賽事有回復功能了,不過還是有條件的
- 新增城市地圖、GPS 導覽系統、SMS 傳訊系統,可以得到許多協助
NFS:MW:
- 大致上系統沿自 NFS:UG2,不過有變更的地方
- 場景改到白天,這代不強調地下競速而是警匪追逐
- Rockport 城市依然讓你自由跑,但小心路上有警察!
- 商店大幅簡化,變成三合一商店,塗裝也大幅減少
- 調校系統大幅簡化,變成拉桿調整,雖然簡易不少但也少了很多進階設定
- U 套件變成拾荒者套件,並可以在商店的密室安裝
- 新增黑名單 15 模式:你的目標就是打敗名單的所有人,奪回你的愛車!打贏對手可以抽牌,有金額、對手車、抵入獄、拾荒者塗裝、拾荒者性能、拾荒者外觀。在取得挑戰對手的資格前,必須先滿足一定的賞金、違規和賽事
- 新增挑戰賽模式:共計 69 關的挑戰賽,各有不同任務得達成,挑戰你的駕駛能力
- 賽事變更:跑道賽、競速賽、直線加速賽、淘汰賽、收費站競速賽 (新)、測速照相賽 (新)
- 回歸歐美系車種為主外加超跑車,日系車種雖有但較少
- 視覺特效大躍進:除了採用 HDR 特效,動態粒子模糊、反鋸齒等一個也沒少,車輛模組做的很棒,還可以 360 度縮放旋轉觀看
- 新增中斷點功能:可以阻止警察追擊,賺取賞金
- 新增火焰等級:隨著自身在黑名單名次的上昇,火焰等級也可以越提越高。根據等級派的警力也不同,特殊的火 6 和火 7 只在最後的脫離追擊和黑色典藏版挑戰賽出現
- 新增飛速裝置:按下可以變慢時間,除了可以更準確逃脫,也有瞬間加大撞擊力道的作用
- 重播功能沒了orz
- 氮氣裝置回復功能加強:這代會隨著高速行駛時間自動補充
2006/07/10
Review: I've in BUDOKAN 2005 ~Open the Birth Gate~ LIVE DVD
終於到貨啦キタ━━━━(゚∀゚)━━━━!!
想說 95 不知道會處理到什麼時候,因為是通販所以早有預料會多貴一些,單都上了錢不能不付啊,總之貨終於到了我手上了w
以為很大盒,實際拿在手上感覺還好,厚了點是真的。分為 LIVE 篇的 Disc 1,2 和花絮篇的 Disc 3 兩組,其中 LIVE 篇附了個小冊子。當然只是寫寫曲目列表的而已,根本沒有歌詞啊(翻桌) 想說這麼多頁應該會有什麼的,最後面的工作人員名單果然是一整個密密麻麻。
DVD 三片,全部都是單面雙層。 聽聞比我早拿到的西神對這 LIVE DVD 的後製很不滿,實際拿到後我自己也來測了一下。音訊是 Dolby AC3 2ch (囧),可能是因為要收錄影片和評論聲道的關係,怕塞不下才將音訊搞成 AC3 而非 Linear PCM,畢竟一片要塞100分鐘以上。除了西神說的音量不足外,我自己還發現了奇怪狀況:「聲音忽大忽小」!?一開始以為只是我的錯覺,不過在旁邊看的老媽也問了聲音怎麼忽大忽小,我才開始關注這個問題。拿回 PC 來播放,不知道是不是 AC3 Decoder 緣故,雜音特多。有時候聲音隨著破音跑出來,感覺很怪。
後來電腦端裝了 AC3Filter 後,關閉 ffdshow 對 AC3 的支援,並調整 AC3Filter 設定。將5.1 downmix 至 2ch外,另外還增大音量 20dB,果然音量小的情況沒了,且破音狀況也獲得解決。不過播放機的「聲音忽大忽小」就無解了。
聲音講完了,換來提影像。這片的外包裝有寫「LB」,其實就是 4:3 LetterBox。在傳統螢幕尺寸比為 4:3 的來說,影像是上下加黑邊的,所以顯示區域還是 16:9。在 16:9 寬螢幕的電視來說,會自動將黑邊去除直接輸出中間內容,也就是純 16:9。類似的切換我手上有普社的 AIR,用一般電視看就像看 HBO 台一般上下有黑邊,假如用了 16:9 32' LCD TV 來看 (當然播放機設定有改成 16:9) 就會自動調成 16:9,整個螢幕排滿的感覺爽度百分百!當初重看 AIR 的時候又是另一種新的感動。
這片呢?感覺上應該也要是一樣的設計,我便拿了 LCD TV 試看看,確認播放機有調成寬螢幕模式,放入讀取,選單看起來還好,進入章節後就囧了。竟然變成寬螢幕上下又加黑邊?比例完全怪XD 猜測就是這片不支援 Anamorphic,中文是橫向壓縮。2.35:1 這尺寸能看嗎?不得已只好打開電視的 Zoom in 功能,顆粒有夠大。還好這片沒有字幕,要不然字幕隨著黑邊被切掉,還用看嗎?
總結:DVD 的後製處理部份,影像和音訊全部不及格!我只是一般的使用者,不是 Hi-Fi 發燒友,更不是專家,給他這種分數,想必搞的多差...不過後來這批貨也回收做了個 COMPLETE EDIT 重製版,除了使用 Linear PCM,後製問題也改善不少,更加回一些剪掉的新畫面。
對DVD的外觀及規格評論完畢,接下來談談內容。
先來歌姬演出順序:
看完個人選曲抱怨後,開始來看演出吧。
MELL 姐是第一個上場的,看 Disc 3 也知道她首先上場也相當緊張,不過表現不錯,帶動現場的氣氛也夠,好演出,作為(可能)第四人推出個人專輯的 MELL,今後動向也值得期待啊。(前三人:KOTOKO, 島みやえい子, 川田まみ)
SHIHO 的歌直接聽都不錯,不過現場演出功力似乎不太足,不太能吸引我繼續向下聽,所以就Skip (下略
カオリ的前兩首歌都是抒情曲,如果這時候台下還在「嘿!嘿!」的肯定很怪,所以安靜不少,不能說是現場冷掉了啊,這是屬性的問題啊。最後一曲為了扳回局勢,搬出電波曲「Do you know the magic?」,還不錯。感覺上詩月さん可多朝那方面嘗試看看,別輸給 K姐的電波啊 (啥) 詩月看起來好萌( ´Д`)
彩菜啊?第一首不論,總覺得成名曲「Last regrets」現場唱的也不是多好(被毆) 還好只有兩首,要不然我就 Skip(下略
Lia 作為神秘嘉賓出現,身上穿金戴銀,金碧輝煌XD 先獻唱了 SHIFT (為什麼不是Disintegration T_T) 之後,請出了 Key Sounds Label 核心人物折戸伸治來當鍵盤手,鳥の詩登時奏起,鋼琴果然不是蓋的,不過看折戸的手好像有點生硬?感覺上專家的手應該都要很靈巧自如才對 XD
川田まみ的歌除了第二首我有聽完外,其他全部卻下,感覺不對(倒) 多練練台風,將來學 K姐一年兩場巡迴 LIVE,還是全日本跑透透XDD
MOMO 啊...剛好是 Disc 1 的尾端,只聽了第一首,後面就 Skip 掉了。
えい子大姐果然有架勢,雖然可能沒見過這種大場面,不過表現不錯啊,最後一首 Automaton 可以求妳換成 verge 嗎?XD 原版 verge 正啊!
I've Special Unit for Creators....跑出個大媽幹啥 囧?這大媽名為 Lenne Hardt,突來的貴賓來表演口技炒熱氣氛啊XD 絕對要給GJ!叫出 I've 核心三人組 C.G mix、中沢伴行和高瀬一矢! (這部份記得看一下 Disc 3,高瀬老大利用拖車躲在舞台下瞬間現身) 生演奏的 FUCK ME 棒!打鼓的ハリー吉田應該非常累吧,不過還敬業的穿了西服和打領帶XD 另外中沢伴行戴毛線帽邊彈鍵盤邊搖頭XD 高瀬老大和尾崎武士互尬電吉他,羽越実有 (井内舞子) 果然如傳聞是個美人XD
終於輪到 I've 壓軸當家花旦 KOTOKO 登場,加上與佐藤ひろ美的演出,一共唱五首曲子XD 別人都只有三首,就是不一樣orz (ひろ美有絕對領域w 不過比例好像不太對,管它的,過膝長襪萌(*´д`*)ハァハァ) Second Flight 雙人合唱絕讚!好像是 I've & Elements Garden 合作的感覺XD Change my Style ~あなた好みの私に~ 電波曲好棒w 秋葉原系メイド都出來伴舞了,K 姐也拿了新武器乾冰槍XD 另外旁邊收線的滿場跟著跑打雜小弟辛苦了m(_ _)m
夾在中間的新人怜奈只唱了一曲,拿當時已出的 Isolation 來唱不是不錯嗎?XD 沒怎麼聽就 Skip(下略)
安可曲由 I've Special Unit 演出,See You~小さな永遠~ (PV ver.) 很不錯,感動之餘大家也唱的相當賣力,不過這次演出怎麼都不派團體?比方說 KOTOKO TO AKI 一類的(逃),要不然 Healing Leaf 也可以啊(雖然我不是挺愛)
歡唱之後的最終閉幕曲 - Fair Heaven!這首是 Animate 販售票的特典 CD 內的曲子,本來兩片裝的 Collective 聽說會塞這首。隨著更改為一片裝的消息而破碎了,不過還是相當動聽。現場加上彩菜, Lia, 佐藤ひろ美, 怜奈的 I've Special Unit,讚!雖然 Guests 沒什麼唱。最喜歡這種合唱的感覺了,可惜合唱曲相當少...
最後圓滿閉幕!晚了快一年見證了 I've 的里程碑,雖不是再次感動而是首次感動,不過一樣啦,畢竟自己不可能飛去嘛...XD
DVD Disc 2 最後 5秒有訊息,雖然很快,訊息是「2007 SPRING I've in」...in 哪邊?沒講。不過又可以期待了嗎?但是 MOMO 和 SHIHO 都離開了耶?不管怎麼說風華歲月已過,徒留老人們聲聲長嘆 XD 至少現在這刻的精華,是未來回味無窮的好滋味。
____
DVD 我給 50 分,LIVE 我給 90 分。
前者 50 分絕對跟 LIVE 本身無關,根本找錯家後製工作室吧,你看看這個精美的 Geneon 出品的 K姐 LIVE DVD。最後變成又貴品質又讓人嫌啊,假如交給 Geneon 則是又便宜又好吧。LIVE 內容十分棒,扣十分是因為沒有 AKI(啥) 和沒有我更喜歡的曲加入這樣。
感謝你的收看,完全以文字代替圖的心得感想文。
想說 95 不知道會處理到什麼時候,因為是通販所以早有預料會多貴一些,單都上了錢不能不付啊,總之貨終於到了我手上了w
以為很大盒,實際拿在手上感覺還好,厚了點是真的。分為 LIVE 篇的 Disc 1,2 和花絮篇的 Disc 3 兩組,其中 LIVE 篇附了個小冊子。當然只是寫寫曲目列表的而已,根本沒有歌詞啊(翻桌) 想說這麼多頁應該會有什麼的,最後面的工作人員名單果然是一整個密密麻麻。
DVD 三片,全部都是單面雙層。 聽聞比我早拿到的西神對這 LIVE DVD 的後製很不滿,實際拿到後我自己也來測了一下。音訊是 Dolby AC3 2ch (囧),可能是因為要收錄影片和評論聲道的關係,怕塞不下才將音訊搞成 AC3 而非 Linear PCM,畢竟一片要塞100分鐘以上。除了西神說的音量不足外,我自己還發現了奇怪狀況:「聲音忽大忽小」!?一開始以為只是我的錯覺,不過在旁邊看的老媽也問了聲音怎麼忽大忽小,我才開始關注這個問題。拿回 PC 來播放,不知道是不是 AC3 Decoder 緣故,雜音特多。有時候聲音隨著破音跑出來,感覺很怪。
後來電腦端裝了 AC3Filter 後,關閉 ffdshow 對 AC3 的支援,並調整 AC3Filter 設定。將5.1 downmix 至 2ch外,另外還增大音量 20dB,果然音量小的情況沒了,且破音狀況也獲得解決。不過播放機的「聲音忽大忽小」就無解了。
聲音講完了,換來提影像。這片的外包裝有寫「LB」,其實就是 4:3 LetterBox。在傳統螢幕尺寸比為 4:3 的來說,影像是上下加黑邊的,所以顯示區域還是 16:9。在 16:9 寬螢幕的電視來說,會自動將黑邊去除直接輸出中間內容,也就是純 16:9。類似的切換我手上有普社的 AIR,用一般電視看就像看 HBO 台一般上下有黑邊,假如用了 16:9 32' LCD TV 來看 (當然播放機設定有改成 16:9) 就會自動調成 16:9,整個螢幕排滿的感覺爽度百分百!當初重看 AIR 的時候又是另一種新的感動。
這片呢?感覺上應該也要是一樣的設計,我便拿了 LCD TV 試看看,確認播放機有調成寬螢幕模式,放入讀取,選單看起來還好,進入章節後就囧了。竟然變成寬螢幕上下又加黑邊?比例完全怪XD 猜測就是這片不支援 Anamorphic,中文是橫向壓縮。2.35:1 這尺寸能看嗎?不得已只好打開電視的 Zoom in 功能,顆粒有夠大。還好這片沒有字幕,要不然字幕隨著黑邊被切掉,還用看嗎?
總結:DVD 的後製處理部份,影像和音訊全部不及格!我只是一般的使用者,不是 Hi-Fi 發燒友,更不是專家,給他這種分數,想必搞的多差...不過後來這批貨也回收做了個 COMPLETE EDIT 重製版,除了使用 Linear PCM,後製問題也改善不少,更加回一些剪掉的新畫面。
對DVD的外觀及規格評論完畢,接下來談談內容。
先來歌姬演出順序:
- MELL
- SHIHO
- 詩月カオリ
- 彩菜
- Lia + 折戸伸治
- 川田まみ
- MOMO島みやえい子
- I've Special Unit for Creators
- KOTOKO
- KOTOKO & 佐藤ひろ美
- 怜奈
- I've Special Unit
- I've Special Unit + Guests
看完個人選曲抱怨後,開始來看演出吧。
MELL 姐是第一個上場的,看 Disc 3 也知道她首先上場也相當緊張,不過表現不錯,帶動現場的氣氛也夠,好演出,作為(可能)第四人推出個人專輯的 MELL,今後動向也值得期待啊。(前三人:KOTOKO, 島みやえい子, 川田まみ)
SHIHO 的歌直接聽都不錯,不過現場演出功力似乎不太足,不太能吸引我繼續向下聽,所以就Skip (下略
カオリ的前兩首歌都是抒情曲,如果這時候台下還在「嘿!嘿!」的肯定很怪,所以安靜不少,不能說是現場冷掉了啊,這是屬性的問題啊。最後一曲為了扳回局勢,搬出電波曲「Do you know the magic?」,還不錯。感覺上詩月さん可多朝那方面嘗試看看,別輸給 K姐的電波啊 (啥) 詩月看起來好萌( ´Д`)
彩菜啊?第一首不論,總覺得成名曲「Last regrets」現場唱的也不是多好(被毆) 還好只有兩首,要不然我就 Skip(下略
Lia 作為神秘嘉賓出現,身上穿金戴銀,金碧輝煌XD 先獻唱了 SHIFT (為什麼不是Disintegration T_T) 之後,請出了 Key Sounds Label 核心人物折戸伸治來當鍵盤手,鳥の詩登時奏起,鋼琴果然不是蓋的,不過看折戸的手好像有點生硬?感覺上專家的手應該都要很靈巧自如才對 XD
川田まみ的歌除了第二首我有聽完外,其他全部卻下,感覺不對(倒) 多練練台風,將來學 K姐一年兩場巡迴 LIVE,還是全日本跑透透XDD
MOMO 啊...剛好是 Disc 1 的尾端,只聽了第一首,後面就 Skip 掉了。
えい子大姐果然有架勢,雖然可能沒見過這種大場面,不過表現不錯啊,最後一首 Automaton 可以求妳換成 verge 嗎?XD 原版 verge 正啊!
I've Special Unit for Creators....跑出個大媽幹啥 囧?這大媽名為 Lenne Hardt,突來的貴賓來表演口技炒熱氣氛啊XD 絕對要給GJ!叫出 I've 核心三人組 C.G mix、中沢伴行和高瀬一矢! (這部份記得看一下 Disc 3,高瀬老大利用拖車躲在舞台下瞬間現身) 生演奏的 FUCK ME 棒!打鼓的ハリー吉田應該非常累吧,不過還敬業的穿了西服和打領帶XD 另外中沢伴行戴毛線帽邊彈鍵盤邊搖頭XD 高瀬老大和尾崎武士互尬電吉他,羽越実有 (井内舞子) 果然如傳聞是個美人XD
終於輪到 I've 壓軸當家花旦 KOTOKO 登場,加上與佐藤ひろ美的演出,一共唱五首曲子XD 別人都只有三首,就是不一樣orz (ひろ美有絕對領域w 不過比例好像不太對,管它的,過膝長襪萌(*´д`*)ハァハァ) Second Flight 雙人合唱絕讚!好像是 I've & Elements Garden 合作的感覺XD Change my Style ~あなた好みの私に~ 電波曲好棒w 秋葉原系メイド都出來伴舞了,K 姐也拿了新武器乾冰槍XD 另外旁邊收線的滿場跟著跑打雜小弟辛苦了m(_ _)m
夾在中間的新人怜奈只唱了一曲,拿當時已出的 Isolation 來唱不是不錯嗎?XD 沒怎麼聽就 Skip(下略)
安可曲由 I've Special Unit 演出,See You~小さな永遠~ (PV ver.) 很不錯,感動之餘大家也唱的相當賣力,不過這次演出怎麼都不派團體?比方說 KOTOKO TO AKI 一類的(逃),要不然 Healing Leaf 也可以啊(雖然我不是挺愛)
歡唱之後的最終閉幕曲 - Fair Heaven!這首是 Animate 販售票的特典 CD 內的曲子,本來兩片裝的 Collective 聽說會塞這首。隨著更改為一片裝的消息而破碎了,不過還是相當動聽。現場加上彩菜, Lia, 佐藤ひろ美, 怜奈的 I've Special Unit,讚!雖然 Guests 沒什麼唱。最喜歡這種合唱的感覺了,可惜合唱曲相當少...
最後圓滿閉幕!晚了快一年見證了 I've 的里程碑,雖不是再次感動而是首次感動,不過一樣啦,畢竟自己不可能飛去嘛...XD
DVD Disc 2 最後 5秒有訊息,雖然很快,訊息是「2007 SPRING I've in」...in 哪邊?沒講。不過又可以期待了嗎?但是 MOMO 和 SHIHO 都離開了耶?不管怎麼說風華歲月已過,徒留老人們聲聲長嘆 XD 至少現在這刻的精華,是未來回味無窮的好滋味。
____
DVD 我給 50 分,LIVE 我給 90 分。
前者 50 分絕對跟 LIVE 本身無關,根本找錯家後製工作室吧,你看看這個精美的 Geneon 出品的 K姐 LIVE DVD。最後變成又貴品質又讓人嫌啊,假如交給 Geneon 則是又便宜又好吧。LIVE 內容十分棒,扣十分是因為沒有 AKI(啥) 和沒有我更喜歡的曲加入這樣。
感謝你的收看,完全以文字代替圖的心得感想文。
2006/05/14
Review: プリンセスうぃっちぃず excellent
這款遊戲是 PajamasSoft 原本在 2005/05/27 的時候推出,在之前我有玩過戰鬥部分體驗版,感覺到它的戰鬥部分不錯玩(後面會稍微提一下),因而注意到這款遊戲。本來應該在 2005 年就會玩這片的,不過我常常定不下心來專心玩一款遊戲,加上硬體限制 (當時硬碟可用空間似乎不夠),所以一直留著沒動。
2006 年,當 Hikaru 神跑來敲我的時候,我才驚覺到這款遊戲還沒碰,於是盡快做了初步的試玩,奇怪怎麼沒有開始選單而直接進劇情??不知道是不是我直接光碟 On the Fly 未安裝執行遊戲的後果,要不然連開頭選單都沒有,那記憶之後要讀檔豈不是要先跑一遍前頭才用系統選單讀檔?當時簡單了試跑一下第一章~第二章,雖然我的日文程度一向就不很好,不過在猜與融入環境下,也大概知道劇情是什麼。當時沒有跑到戰鬥部份,加上只是測試,跑沒幾小時就又丟回倉庫去了。
最近 (2006/04/28),聽聞這款出了個重製加強版「プリンセスうぃっちぃず excellent」,想想該碰這款遊戲了,之前好像在不少論壇網站看到過推薦文,加上剛好 H神剛跑完遊戲。我應該說過我是很容易受別人影響的人,所以就跟著前人腳步跑去玩啦。不過聽說去年的遊戲可以裝個 スーパーアペンドCD 更新,不過懶了所以就直接弄來這個新版。
OK, 總之裝了之後 (4.8GB orz) 就開始玩啦,沒想到後來甚至為了想早點看到後續劇情,乾脆天天跑XD 跑了一週終於是完成了。
(捏它少[大概],應不至於影響玩樂興緻)
*劇情:
分正義 / 真實 / 英雄 三篇。
如 H神所說的歡樂滿點,不過篇章後面急轉直下的感覺真是180度大轉變。誠如某人說的「要歡樂有歡樂,該嚴肅時卻也十分正經」,適合用在正義 / 真實篇。正義篇前面四五章算是介紹兼鋪述吧,感覺是跑過就算的那類,個人有 Skip 一些。後面急轉直下跑回魔女界的時候倒是看的很認真。正義 / 真實剛好對應 クルル / 委員長。
然後是特別的分歧路線式,也就是說正義 / 真實可以說是兩種不同選擇的後果。就像是玩家玩遊戲選選擇肢一樣,選其一跑到完的時候可以 LOAD 再選另一個跑。當然兩邊的結果你都會知道,即使你跑了第二個選擇(第一個沒發生),但玩家對第一個的印象還是有的。正義 / 真實用了這手法。最後了解到兩條路線都不好的玩家,只好再LOAD跑出第三條路線......就是真正的結局啦。
*人物:
懷疑有刪劇情之嫌...劇情比重似乎不均啊,雖然這好像是美少女遊戲的常態。連リリアン先生都有做成通常版特典卡的情況下,為什麼出場戰鬥只有那一次?覺得應該可以有更多劇情的......還有魔女界的人都不會幫忙是嗎?orz 起碼客串一下戰鬥嘛...不過好像也輪不到她們就是了。
題外,惠美算不算被刪劇情的犧牲者啊...?只有語音沒有圖像XD
*系統:
該有的都有,不過如果 Save / Load 也能像 Quick Save / Load 那樣獨立成按鈕多好。另外好像需要倒轉至前選擇肢功能,要不然某些情況還要用 QS / L 實在是稍嫌麻煩了點。我常常會選了之後小跑一下看反應,反應不錯才繼續,反之就回頭重選。
戰鬥系統讓人津津樂道,我本來以為很單純(很多人都這樣認為喔) 對方的屬性都讓你看光了還有啥好玩的?但是還真的得讚嘆排列組合的神奇,多了不確定變數,更有趣。(後期更有闇魔法介入)
另外 STUN 氣絕的設計也是一絕,一開始還不懂得用,後來懂了之後戰略性更加豐富。一般來說對方的星星減到 0 就會氣絕,也就是當 frame 啥都不做,但還有強制氣絕的特殊狀況。反射大魔法、用大魔法(屬性勝)打小魔法(屬性敗)、用大魔法打詠唱或啥都不作都可以發動。利用得當甚至可以接段接到爽,利用對方氣絕時施展大魔法,又可以引發氣絕。EXTRA ATTACK 也提一下,這是個隨機發動的特殊攻擊,常常是救命仙丹,クルル可以補命讓我方多擋一些、かれん可以增加 RUSH 連擊數,最實用;委員長的吸血雖然也有用,反而比不上補命。林檎的強力攻擊可以爆出不錯的傷害值。雖然玩到後期幾乎是次次發動,但還是相當重要的東西。
最難打的不一定是最後的戰鬥,最後的戰鬥頂多是命多,我覺得打メイヴィス才難,因為猜不透對方的模式而常常被中斷連擊,偏偏沒連擊打他一點都不痛(0啊1的數字能看嗎?),雖說連擊到達10以上時效果甚鉅,但常被中斷。要累計到 10以上然後開始削命對我是有點難啦。
*音樂:
主要是由 Elements Garden 負責,用了 40幾首音樂,而且到了魔女界後的風格明顯感覺與之前不同,插入歌 Refrain 太棒了。另外戰鬥的音樂也十分不錯,雖然用在戰鬥的音樂只有四首 (但還有Remix版可選喔)。我滿喜歡「Beyond The World - 魔女界」、「Raising Soul」和「Risky Blow」。
_____
總之是好遊戲,不過 excellent 追加的東西.......似乎不是那麼有吸引力啊? AVAN-TITLE 看一遍就不想看第二遍;難度選擇只能在正義篇一開始調?就不能放在設定內嗎?かれん追加 Scenario 感覺上跟かれんおまけシナリオ沒兩樣地短啊...(好像也無關痛癢?XD) 至於選擇 Remix 戰鬥音樂是不錯,不過 Remix 版的我反而在玩遊戲前就聽好幾遍,聽膩了XD
2006 年,當 Hikaru 神跑來敲我的時候,我才驚覺到這款遊戲還沒碰,於是盡快做了初步的試玩,奇怪怎麼沒有開始選單而直接進劇情??不知道是不是我直接光碟 On the Fly 未安裝執行遊戲的後果,要不然連開頭選單都沒有,那記憶之後要讀檔豈不是要先跑一遍前頭才用系統選單讀檔?當時簡單了試跑一下第一章~第二章,雖然我的日文程度一向就不很好,不過在猜與融入環境下,也大概知道劇情是什麼。當時沒有跑到戰鬥部份,加上只是測試,跑沒幾小時就又丟回倉庫去了。
最近 (2006/04/28),聽聞這款出了個重製加強版「プリンセスうぃっちぃず excellent」,想想該碰這款遊戲了,之前好像在不少論壇網站看到過推薦文,加上剛好 H神剛跑完遊戲。我應該說過我是很容易受別人影響的人,所以就跟著前人腳步跑去玩啦。不過聽說去年的遊戲可以裝個 スーパーアペンドCD 更新,不過懶了所以就直接弄來這個新版。
OK, 總之裝了之後 (4.8GB orz) 就開始玩啦,沒想到後來甚至為了想早點看到後續劇情,乾脆天天跑XD 跑了一週終於是完成了。
(捏它少[大概],應不至於影響玩樂興緻)
*劇情:
分正義 / 真實 / 英雄 三篇。
如 H神所說的歡樂滿點,不過篇章後面急轉直下的感覺真是180度大轉變。誠如某人說的「要歡樂有歡樂,該嚴肅時卻也十分正經」,適合用在正義 / 真實篇。正義篇前面四五章算是介紹兼鋪述吧,感覺是跑過就算的那類,個人有 Skip 一些。後面急轉直下跑回魔女界的時候倒是看的很認真。正義 / 真實剛好對應 クルル / 委員長。
然後是特別的分歧路線式,也就是說正義 / 真實可以說是兩種不同選擇的後果。就像是玩家玩遊戲選選擇肢一樣,選其一跑到完的時候可以 LOAD 再選另一個跑。當然兩邊的結果你都會知道,即使你跑了第二個選擇(第一個沒發生),但玩家對第一個的印象還是有的。正義 / 真實用了這手法。最後了解到兩條路線都不好的玩家,只好再LOAD跑出第三條路線......就是真正的結局啦。
*人物:
懷疑有刪劇情之嫌...劇情比重似乎不均啊,雖然這好像是美少女遊戲的常態。連リリアン先生都有做成通常版特典卡的情況下,為什麼出場戰鬥只有那一次?覺得應該可以有更多劇情的......還有魔女界的人都不會幫忙是嗎?orz 起碼客串一下戰鬥嘛...不過好像也輪不到她們就是了。
題外,惠美算不算被刪劇情的犧牲者啊...?只有語音沒有圖像XD
*系統:
該有的都有,不過如果 Save / Load 也能像 Quick Save / Load 那樣獨立成按鈕多好。另外好像需要倒轉至前選擇肢功能,要不然某些情況還要用 QS / L 實在是稍嫌麻煩了點。我常常會選了之後小跑一下看反應,反應不錯才繼續,反之就回頭重選。
戰鬥系統讓人津津樂道,我本來以為很單純(很多人都這樣認為喔) 對方的屬性都讓你看光了還有啥好玩的?但是還真的得讚嘆排列組合的神奇,多了不確定變數,更有趣。(後期更有闇魔法介入)
另外 STUN 氣絕的設計也是一絕,一開始還不懂得用,後來懂了之後戰略性更加豐富。一般來說對方的星星減到 0 就會氣絕,也就是當 frame 啥都不做,但還有強制氣絕的特殊狀況。反射大魔法、用大魔法(屬性勝)打小魔法(屬性敗)、用大魔法打詠唱或啥都不作都可以發動。利用得當甚至可以接段接到爽,利用對方氣絕時施展大魔法,又可以引發氣絕。EXTRA ATTACK 也提一下,這是個隨機發動的特殊攻擊,常常是救命仙丹,クルル可以補命讓我方多擋一些、かれん可以增加 RUSH 連擊數,最實用;委員長的吸血雖然也有用,反而比不上補命。林檎的強力攻擊可以爆出不錯的傷害值。雖然玩到後期幾乎是次次發動,但還是相當重要的東西。
最難打的不一定是最後的戰鬥,最後的戰鬥頂多是命多,我覺得打メイヴィス才難,因為猜不透對方的模式而常常被中斷連擊,偏偏沒連擊打他一點都不痛(0啊1的數字能看嗎?),雖說連擊到達10以上時效果甚鉅,但常被中斷。要累計到 10以上然後開始削命對我是有點難啦。
*音樂:
主要是由 Elements Garden 負責,用了 40幾首音樂,而且到了魔女界後的風格明顯感覺與之前不同,插入歌 Refrain 太棒了。另外戰鬥的音樂也十分不錯,雖然用在戰鬥的音樂只有四首 (但還有Remix版可選喔)。我滿喜歡「Beyond The World - 魔女界」、「Raising Soul」和「Risky Blow」。
_____
總之是好遊戲,不過 excellent 追加的東西.......似乎不是那麼有吸引力啊? AVAN-TITLE 看一遍就不想看第二遍;難度選擇只能在正義篇一開始調?就不能放在設定內嗎?かれん追加 Scenario 感覺上跟かれんおまけシナリオ沒兩樣地短啊...(好像也無關痛癢?XD) 至於選擇 Remix 戰鬥音樂是不錯,不過 Remix 版的我反而在玩遊戲前就聽好幾遍,聽膩了XD
2006/04/22
CLANNAD PC 音聲化 Patch 出現了
千呼萬喚始出來!就在近日 (大概是4/15吧) 在 2ch 那邊有神人解析出 CLANNAD PS2版中的語音包裝 AHX 的格式,其實是 MPEG2-Audio + ADX 檔頭,廠商之前還誇說 AHX 怎樣怎樣的...被拆穿了。只不過是現有的格式而已嘛...
廢話不多說,在巴哈 SimuLove 版或者是對岸的 Keyfc 都有文章了。如果你也是Lag一族,那看了這篇起碼你還有救w
準備工具:
相關網站:
步驟:
分成兩個部份,一個是生成音聲化的 SEEN,一個是把語音檔轉出來。前者速度比較快,不過下的指令頗多;後者則是指令容易不過得等。
首先下載必要的程式:(版本號有可能改變,請自己去找比較實在)
1. rldev-1.38-win32.rar
2. oggenc2.82-1.1.2generic.zip (通用) 或 oggenc2.82-1.1.2P4.zip (Pentium 4 CPU專用)
3. cps2_v1.13.zip
將這三個解壓到同一個資料夾,結構如下:
看不懂就算了,反正未來 Patch 會更方便(大概吧) 手動玩 Patch 只是好玩。有了這個結構,就可以開始轉檔了。記得硬碟裡要先安裝「標準安裝」的 CLANNAD 啊,然後 SEEN.TXT 必須是原日文版的。
01_makeogg.bat
02_makeseen.bat
將上面兩個批次檔存起來丟到資料夾目錄備用,然後放入 PS2 版 CLANNAD 光碟到光碟機,修改 01_makeogg.bat 的設定參數,例如轉出來語音的位置、光碟編號和工作資料夾位置。確定空間足夠後,就放心的點批次檔吧。應該會生成四萬多個檔案,有點久請耐心等待。
轉完後得到的 X:\OOO\KOE 就是了。 (X:表設定磁區, OOO表設定目錄)
再來是 SEEN.TXT 的更換,一樣用 02_makeseen.bat 實在。自行修改環境、指定好 PC 版 CLANNAD 安裝目錄後等設定後,執行批次檔。會跑出一堆有的沒的訊息,同時還會生成 seen.src 和 seen.patch 資料夾,最後才是真正音聲化的 seen.txt。
最後打開遊戲安裝目錄的 Gameexe.ini,修改這個:
#FOLDNAME.KOE = "KOE" = 1 : ""
改為
#FOLDNAME.KOE = "KOE" = 0 : ""
並在此行下新增幾行資料:
最後將 KOE 目錄丟到遊戲目錄,SEEN.TXT 取代舊檔,照理說完成了。(批次檔有代為將 koeicon.g00 複製到遊戲目錄因此可以免再複製一遍) 舊存檔不能通用所以請重玩吧。
___
第二日:
之前說過 Ogg 檔轉檔很花時間,於是我放著轉檔去睡覺,順便設了螢幕自動關閉和自動關機等程式,然後就睡去了。半夜兩點三十分爬起來偷看一下,發現四萬個檔案都轉好了。42958 個檔案,吃掉 1.1GB 左右,不過還是關機先睡飽了再測。
早上10點,開始安裝 PC 版 CLANNAD,想說反正有安裝 10MB 的「最小安裝」,就只裝了這個,然後放入 KOE 資料夾和新的 SEEN.TXT,修改 Gameexe.INI,開啟遊戲測試...沒想到竟然沒語音!?
想說也對,我的系統還不支援 Ogg Vorbis DirectSound 播放,也許它是用 DS 濾鏡播放聲音的吧,於是去找 Ogg Vorbis 濾鏡安裝,最後是找到了 OggDS0995.exe 安裝,確認 WMP 播放 ogg 順利,再開一遍遊戲...還是沒聲音?囧
去修改登錄檔的 KEY\CLANNAD 的 KOE_FOLDER 和 KOE_EXIST 重開,也沒用?查了一下 cps2 那邊的官方說明、巴哈 SimuLove 版和 Keyfc...似乎都沒看到有人有跟我一樣的情況啊?最後看到了 Keyfc 一篇討論寫著「語音不能用最小安裝」...orz 的確,cps2那邊也寫了「ビルドしたSeen.txtと KOE\ を標準インストール先に移動する」。好吧,只能安裝標準安裝,去掉 BGM 和 OP 的標準安裝,約842MB...
最後放入 KOE 資料夾、SEEN.TXT、修改 Gameexe.INI,不必修改登錄檔,成功!所以記得要用標準安裝喔XD
廢話不多說,在巴哈 SimuLove 版或者是對岸的 Keyfc 都有文章了。如果你也是Lag一族,那看了這篇起碼你還有救w
準備工具:
- 已標準安裝或完整安裝的 PC 版 CLANNAD (最小安裝不可,下述)
- PS2 版 CLANNAD DVD
- cps2_vx.xx.zip - CLANNAD SEEN.TXT音聲化Patch及轉聲訊檔核心工具
- oggenc2.exe - Ogg Vorbis CLI Encoder, Ogg音訊編碼器
- RLDev - RealLive第三方開發工具, 用來解/重生成SEEN.TXT的
- 約 1.2GB 的磁碟空間
- 約 2 小時的轉檔等待時間
實轉: Pentium 4 2.0GHz (2006年4月22日, 下午 11:05:19 ~ 2006年4月23日, 上午 01:44:17)
約2小時39分,共42958個Ogg檔案
相關網站:
- Visual Art's / Key (首先要有PC版本體)
- Interchannel (再來是PS2版遊戲,很高興的我買了店頭初回限定版w)
- Hæleþes áwendende - Development page - Projects : RLdev
- RareWares - Ogg Vorbis
- アレの音声化パッチのアレのアレの保管庫 - 轉換核心cps2_vx.xx.zip
步驟:
分成兩個部份,一個是生成音聲化的 SEEN,一個是把語音檔轉出來。前者速度比較快,不過下的指令頗多;後者則是指令容易不過得等。
首先下載必要的程式:(版本號有可能改變,請自己去找比較實在)
1. rldev-1.38-win32.rar
2. oggenc2.82-1.1.2generic.zip (通用) 或 oggenc2.82-1.1.2P4.zip (Pentium 4 CPU專用)
3. cps2_v1.13.zip
將這三個解壓到同一個資料夾,結構如下:
vCLND (範例名稱)
├─oggenc2.exe
├─cps2\
├─bin\
├─doc\
├─lib\
└─rtl\
看不懂就算了,反正未來 Patch 會更方便(大概吧) 手動玩 Patch 只是好玩。有了這個結構,就可以開始轉檔了。記得硬碟裡要先安裝「標準安裝」的 CLANNAD 啊,然後 SEEN.TXT 必須是原日文版的。
01_makeogg.bat
REM 請修改音聲化檔案生成磁區
SET OGG_DRIVE=E:
REM 請修改音聲化檔案生成資料夾路徑
REM (如果填C:\KEY\CLANNAD則屆時會生成至C:\KEY\CLANNAD\KOE\)
SET OGG_PATH=E:\KEY\CLANNAD
REM 請修改PS2版CLANNAD光碟機所在
SET PS2_DRIVE=J:
REM 請修改音聲化Patch工具所在資料夾
SET WORK_PATH=E:\Documents and Settings\RepairAdmin\Desktop\vCLND
CD \
%OGG_DRIVE%
cd %OGG_PATH%
PAUSE
REM 轉檔~請等待
"%WORK_PATH%\cps2\makekoe" %PS2_DRIVE% -ogg "%WORK_PATH%\oggenc2 -"
PAUSE
02_makeseen.bat
REM 請修改音聲化Patch工具所在資料夾
SET RLDEV=E:\Documents and Settings\RepairAdmin\Desktop\vCLND
REM 請修改PC版CLANNAD安裝位置
SET PC_CLND_PATH=E:\KEY\CLANNAD
REM 請修改原始的SEEN.TXT檔案位置
SET PC_CLND_ORISEEN=E:\KEY\CLANNAD\SEEN.TXT
PAUSE
REM 以下是利用RealLive開發工具的kprl分解seen.txt成seen.src資料夾
bin\kprl -o seen.src -d %PC_CLND_ORISEEN%
REM 利用CPS2音聲化Patch提供的批次檔patch seen.src成seen.patch資料夾
cscript cps2\embedkoe.js seen.src seen.patch
REM 利用rlc程式修改,生成新的SEEN.TXT
for %%a in (seen.patch\*.ke) do bin\rlc -i %PC_CLND_PATH%\GAMEEXE.INI %%a
REM 下行確保SEEN.TXT目前不存在
del seen.txt
bin\kprl -a seen.txt seen.patch\*.TXT
REM 下行刪除暫存資料夾seen.src及seen.patch,有seen.txt生成後這兩個就沒用了
rd seen.src /s /q
rd seen.patch /s /q
REM 以下複製koeicon.g00到遊戲安裝目錄
copy cps2\koeicon.g00 %PC_CLND_PATH%\G00 /Y
PAUSE
將上面兩個批次檔存起來丟到資料夾目錄備用,然後放入 PS2 版 CLANNAD 光碟到光碟機,修改 01_makeogg.bat 的設定參數,例如轉出來語音的位置、光碟編號和工作資料夾位置。確定空間足夠後,就放心的點批次檔吧。應該會生成四萬多個檔案,有點久請耐心等待。
轉完後得到的 X:\OOO\KOE 就是了。 (X:表設定磁區, OOO表設定目錄)
再來是 SEEN.TXT 的更換,一樣用 02_makeseen.bat 實在。自行修改環境、指定好 PC 版 CLANNAD 安裝目錄後等設定後,執行批次檔。會跑出一堆有的沒的訊息,同時還會生成 seen.src 和 seen.patch 資料夾,最後才是真正音聲化的 seen.txt。
最後打開遊戲安裝目錄的 Gameexe.ini,修改這個:
#FOLDNAME.KOE = "KOE" = 1 : ""
改為
#FOLDNAME.KOE = "KOE" = 0 : ""
並在此行下新增幾行資料:
#WINDOW_KOEPLAY_USE = 1
#KOEREPLAYICON.NAME = "koeicon"
#KOEREPLAYICON.SIZE = 32,32
#KOEREPLAYICON.REPPOS = 540,50
最後將 KOE 目錄丟到遊戲目錄,SEEN.TXT 取代舊檔,照理說完成了。(批次檔有代為將 koeicon.g00 複製到遊戲目錄因此可以免再複製一遍) 舊存檔不能通用所以請重玩吧。
___
第二日:
之前說過 Ogg 檔轉檔很花時間,於是我放著轉檔去睡覺,順便設了螢幕自動關閉和自動關機等程式,然後就睡去了。半夜兩點三十分爬起來偷看一下,發現四萬個檔案都轉好了。42958 個檔案,吃掉 1.1GB 左右,不過還是關機先睡飽了再測。
早上10點,開始安裝 PC 版 CLANNAD,想說反正有安裝 10MB 的「最小安裝」,就只裝了這個,然後放入 KOE 資料夾和新的 SEEN.TXT,修改 Gameexe.INI,開啟遊戲測試...沒想到竟然沒語音!?
想說也對,我的系統還不支援 Ogg Vorbis DirectSound 播放,也許它是用 DS 濾鏡播放聲音的吧,於是去找 Ogg Vorbis 濾鏡安裝,最後是找到了 OggDS0995.exe 安裝,確認 WMP 播放 ogg 順利,再開一遍遊戲...還是沒聲音?囧
去修改登錄檔的 KEY\CLANNAD 的 KOE_FOLDER 和 KOE_EXIST 重開,也沒用?查了一下 cps2 那邊的官方說明、巴哈 SimuLove 版和 Keyfc...似乎都沒看到有人有跟我一樣的情況啊?最後看到了 Keyfc 一篇討論寫著「語音不能用最小安裝」...orz 的確,cps2那邊也寫了「ビルドしたSeen.txtと KOE\ を標準インストール先に移動する」。好吧,只能安裝標準安裝,去掉 BGM 和 OP 的標準安裝,約842MB...
最後放入 KOE 資料夾、SEEN.TXT、修改 Gameexe.INI,不必修改登錄檔,成功!所以記得要用標準安裝喔XD
2005/12/25
Review: Need for Speed: Most Wanted 生涯通關
發售日當天拿到開始玩,聖誕夜通關,也算是有在破啦(汗) 心得有點雜需要容後補充,可能還會有跟前代飆風再起2的比較一類的。
先說說全破感言,感覺上整個遊戲就打完剃刀後的 x 6威脅度全市追擊戰最刺激,玩過這個,之前的x 1~5都像一塊蛋糕 (A piece of cake) 一樣XD 當然,那個x 7的黑色典藏版挑戰感覺上也沒什麼了XDD
最後飛躍斷橋的感覺真爽...可惜當時沒注意到覆蓋了記錄,現在想要重溫全市追擊的爽快感只能重打T_T 所以又創了一個新化名,然後第二輪嘛...偷偷用修改器先買了我第一輪拿來痛宰剃刀的愛車,也就是 Porsche 保時捷 911 Turbo S (996)啦!
總結:
Porsche Garrera GT 雖然數字看起來很強,但開起來不太好用,原因可能出在它是 MR (中置後驅),跟 RX-8 等 FR(前置後驅) 車一樣起跑易打滑吧。像 911 Turbo S 它是 4WD 的所以開起來沒啥大問題。反倒同是 MR 的今年新車 Porsche Cayman S 起跑就很順?
算了,還是 BMW M3 GTR 最強啦XD 雖也是前置後驅,但起跑順、換檔順、高速公路飆也順。重要的是引擎聲(序列式齒輪箱聲?)好聽w
12/26追加:
首先我想談談一路從 BMW M3 GTR 被剃刀拿走談到贏回 M3 GTR 逛大街。一開始的 M3 GTR 固然強,但是只能在遊戲的 Prelude(序章) 用。
簡單說一下開始的劇情:
也就是主角幾週前開著不知從哪入手的 BMW M3 GTR 競賽版到了 Rockport 城市,建立名聲,也被當地警官克羅斯警告,競速中途認識羅格這個對往後生涯有助益的車手,也跟黑名單#15車手剃刀的手下朗尼和公牛(佐藤徹)比賽,最後得以挑戰他本人。但 M3 GTR 被他動過手腳所以開到終點附近就拋錨,輸掉了比賽也輸掉了女人和愛車。好死不死的也被警官克羅斯再度找碴,被迫吃牢飯。好在他們找不到車也沒證據,藉由蜜雅的幫忙,主角得以準備了一部全新車輛,開始建立名聲,挑戰黑名單,最後得以與利用 BMW M3 GTR 而登上黑名單#1的剃刀決鬥,奪回愛車!
比起前幾代,這次的背景設定相當不錯,而且有了實質的目標「黑名單15」及奪回愛車的目的,不像之前幾代只是競速賽卻不知道要跟誰打,玩到後面會有無力感。
再來談談車種。這次恢復以往極速快感的系列慣例,加入了許多歐美廠車,之前在 UG2 的日系獨大已不復見,雖然如此,但也加入許多超跑級的車。舉凡藍寶堅尼的 Gallardo 等,都是極速相當高的車。
我推薦幾台好了,個人玩後感覺不錯的換車路徑。首先一開始主角要買車,我推薦是 Cobalt SS 這台車,這台是一開始四台中,只能算中等的,但是相當好上手。大概可以拿來撐到黑名單#12~11都沒有啥大問題。推薦打到黑名單#12(記得是)的伊齊要搶走她的 Mazda RX-8,這台車可以玩好一段時間,至於 Cobalt SS 則可以趁機丟車庫憑弔了XD 然後黑名單#10,男爵的 Porsche Cayman S 這部2005年新車也務必入手,這台雖然過彎打滑等能力可能比不上 RX-8,但加速和極速可是令人滿意。推薦可以 RX-8 和 Cayman S 並行使用。
差不多打到黑名單#6了吧?老明的藍寶堅尼 Gallardo (小牛)網友一致推薦必拿!這台車一開始除了氮氣外全部都是究極,拿到後只需要改剛好解開至究極的氮氣即可。這台 Gallardo 最大的特點是 4WD 且車速快!高速公路、追逐賽等等相當好用。不過城市內彎道眾多的關卡,建議還是 RX-8 上陣。
破到了#3朗尼,所有的車種和套件皆已開啟,你大概也有多餘的錢吧?何不考慮到車輛展示中心買一台超跑級的新車呢?舉凡被稱為大牛的藍寶堅尼 Murciélago,或是 Ford GT、Mercedes-Benz SLR McLaren,甚至是保時捷家族車款 911 Turbo S 或是 Carrera GT。如果你不知如何取捨,我可以給你我的經驗。
基本上你有了小牛 Gallardo,大牛是不太需要用到。而你就有後面四台可以選啦。我推薦保時捷那兩台,尤其是 911 Turbo S。為什麼呢?主要是起跑時的反應,遊戲中對於引擎放置和驅動位置似乎影響甚大,尤其是 FR 前置後驅的車和 4WD 四輪傳動的車最明顯。FR 的車常常起跑時會引擎空轉造成打滑現象:轉速高時速低,而且常常是兩三秒。反之 4WD 的車起跑很順,而過彎後離彎的速度不會掉很多,過彎也很順。當然很多情況都要看人所好,像有人就不喜歡常常滑來滑去的 RX-8。當然如果你能駕馭 Carrera GT 這頭 MR(中置後驅)的巨獸,大可開著它四處奔馳。小心過彎的反應就是。(可能像小牛一樣過彎會翻車喔,這是自排的反應啦...XD)
先說說全破感言,感覺上整個遊戲就打完剃刀後的 x 6威脅度全市追擊戰最刺激,玩過這個,之前的x 1~5都像一塊蛋糕 (A piece of cake) 一樣XD 當然,那個x 7的黑色典藏版挑戰感覺上也沒什麼了XDD
最後飛躍斷橋的感覺真爽...可惜當時沒注意到覆蓋了記錄,現在想要重溫全市追擊的爽快感只能重打T_T 所以又創了一個新化名,然後第二輪嘛...偷偷用修改器先買了我第一輪拿來痛宰剃刀的愛車,也就是 Porsche 保時捷 911 Turbo S (996)啦!
總結:
Porsche Garrera GT 雖然數字看起來很強,但開起來不太好用,原因可能出在它是 MR (中置後驅),跟 RX-8 等 FR(前置後驅) 車一樣起跑易打滑吧。像 911 Turbo S 它是 4WD 的所以開起來沒啥大問題。反倒同是 MR 的今年新車 Porsche Cayman S 起跑就很順?
算了,還是 BMW M3 GTR 最強啦XD 雖也是前置後驅,但起跑順、換檔順、高速公路飆也順。重要的是引擎聲(序列式齒輪箱聲?)好聽w
12/26追加:
首先我想談談一路從 BMW M3 GTR 被剃刀拿走談到贏回 M3 GTR 逛大街。一開始的 M3 GTR 固然強,但是只能在遊戲的 Prelude(序章) 用。
簡單說一下開始的劇情:
也就是主角幾週前開著不知從哪入手的 BMW M3 GTR 競賽版到了 Rockport 城市,建立名聲,也被當地警官克羅斯警告,競速中途認識羅格這個對往後生涯有助益的車手,也跟黑名單#15車手剃刀的手下朗尼和公牛(佐藤徹)比賽,最後得以挑戰他本人。但 M3 GTR 被他動過手腳所以開到終點附近就拋錨,輸掉了比賽也輸掉了女人和愛車。好死不死的也被警官克羅斯再度找碴,被迫吃牢飯。好在他們找不到車也沒證據,藉由蜜雅的幫忙,主角得以準備了一部全新車輛,開始建立名聲,挑戰黑名單,最後得以與利用 BMW M3 GTR 而登上黑名單#1的剃刀決鬥,奪回愛車!
比起前幾代,這次的背景設定相當不錯,而且有了實質的目標「黑名單15」及奪回愛車的目的,不像之前幾代只是競速賽卻不知道要跟誰打,玩到後面會有無力感。
再來談談車種。這次恢復以往極速快感的系列慣例,加入了許多歐美廠車,之前在 UG2 的日系獨大已不復見,雖然如此,但也加入許多超跑級的車。舉凡藍寶堅尼的 Gallardo 等,都是極速相當高的車。
我推薦幾台好了,個人玩後感覺不錯的換車路徑。首先一開始主角要買車,我推薦是 Cobalt SS 這台車,這台是一開始四台中,只能算中等的,但是相當好上手。大概可以拿來撐到黑名單#12~11都沒有啥大問題。推薦打到黑名單#12(記得是)的伊齊要搶走她的 Mazda RX-8,這台車可以玩好一段時間,至於 Cobalt SS 則可以趁機丟車庫憑弔了XD 然後黑名單#10,男爵的 Porsche Cayman S 這部2005年新車也務必入手,這台雖然過彎打滑等能力可能比不上 RX-8,但加速和極速可是令人滿意。推薦可以 RX-8 和 Cayman S 並行使用。
差不多打到黑名單#6了吧?老明的藍寶堅尼 Gallardo (小牛)網友一致推薦必拿!這台車一開始除了氮氣外全部都是究極,拿到後只需要改剛好解開至究極的氮氣即可。這台 Gallardo 最大的特點是 4WD 且車速快!高速公路、追逐賽等等相當好用。不過城市內彎道眾多的關卡,建議還是 RX-8 上陣。
破到了#3朗尼,所有的車種和套件皆已開啟,你大概也有多餘的錢吧?何不考慮到車輛展示中心買一台超跑級的新車呢?舉凡被稱為大牛的藍寶堅尼 Murciélago,或是 Ford GT、Mercedes-Benz SLR McLaren,甚至是保時捷家族車款 911 Turbo S 或是 Carrera GT。如果你不知如何取捨,我可以給你我的經驗。
基本上你有了小牛 Gallardo,大牛是不太需要用到。而你就有後面四台可以選啦。我推薦保時捷那兩台,尤其是 911 Turbo S。為什麼呢?主要是起跑時的反應,遊戲中對於引擎放置和驅動位置似乎影響甚大,尤其是 FR 前置後驅的車和 4WD 四輪傳動的車最明顯。FR 的車常常起跑時會引擎空轉造成打滑現象:轉速高時速低,而且常常是兩三秒。反之 4WD 的車起跑很順,而過彎後離彎的速度不會掉很多,過彎也很順。當然很多情況都要看人所好,像有人就不喜歡常常滑來滑去的 RX-8。當然如果你能駕馭 Carrera GT 這頭 MR(中置後驅)的巨獸,大可開著它四處奔馳。小心過彎的反應就是。(可能像小牛一樣過彎會翻車喔,這是自排的反應啦...XD)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