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15

春宴Spring Banquet 2008 第1日回報&心得

一句話:人好多。

沒想到規模也越來越大了,今天早上10:10左右才到場,排隊買場刊的卻已經長長好幾排啦,幸好朋友已經先到了,跟他會合後不久也排到我們買場刊了,遇到認識的春宴工作人員 (我同學XD) 打個照面後,便蓋章入場開始本次的採購。

跟去年一樣,今年我也是事前作了功課查看各社團的販售或寄賣資訊,雖然 2cat/Komica 有理應看來方便的宣傳版,可是春宴的資訊並不多,只好還是看攤位表查社團網誌逐一檢閱了;寄賣的話一樣很難找,只能用「春宴 2008 寄賣」一類的字彙作關鍵字找看看有沒有,還真讓我找到一點,確認了有興趣的攤位之後,草擬一下路線跟預算後,次日再行前往會場。

一上樓後朋友就先把之前拜託他代為購買的 CLANNAD FULL VOICE (Sofmap 店頭特典版,風子/杏的獸耳枕套,背面有牡丹),因為是友情價所以價格壓~的非常低,成本價 NT$2100 入手,話說起來盒子比預期的要小很多,很「精美」的感覺XDD 可惜朋也沒有語音,是還想等出 COMPLETE FULL VOICE 版嗎?(大誤)

確實入手後,便開始分頭開殺去。目標確認之後毫不猶豫掏錢下手,連見本都不必翻 (據朋友在旁所描述XD) 馬上錢包的小朋友就出走啦。購買時有好幾次走入人群中卡了好久,當然春宴的人海規模沒 FF 的恐怖,不過也頗具威力,真的可以感受到參與人數的上升啊,信義國小的信義館怎麼感覺有點不太夠了orz



我買完目標後換朋友要去殺,剛才他都跟在我後面,我買的套組他也都跟著買XD 這次換他要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了,幫他顧好大袋小袋後,看著隻身走入人海的背影的他,想必又是一場腥風血雨。過了不久後只見朋友帶著戰利品歸來,買的比我還多啊XD 之後兩人就到 3F 休息一會聊聊天,聽著撥放的點播後,想想中餐時間也到了,兩人的目標也都全數攻略完成 (我是彈盡援絕啦),決定就先行離開會場。第二天是否會參加還是未定數,但多半不會前往了吧,資金也沒了,其他活動倒是還要看看。
--
花費:


  • [春宴主辦單位] 場刊: NT$100
  • [Visual Art's/Key] CLANNAD FULL VOICE (Sofmap 特典版): NT$2100
  • [MIRUKO HOUSE &米魯米魯] VIVID WIND SET: NT$350
  • [月下飛行] 一大堆本子 SET: NT$500
  • [PU*DA] SUNDAY PUNCH SET: NT$350
共計:NT$1300 (遊戲另計)

感覺開銷越來越大,收入卻越來越少是怎樣?平年都靠老本的話很快就會撐不住了,是不是該考慮來買樂透賭賭財運?往後還有更多 Xbox 360 遊戲跟幾片音樂 CD 預定購入,我想我可以理解月光族的痛苦。

2008/03/08

H.264/HE-AAC Encode

最近線上視訊網站有了一些新聞,如以高解析高畫質 DivX 檔案為特色的 Stage6 宣布關閉 (聽說一個月線路費一百萬美金,燒錢啊),和ニコニコ動画 SP1 更進一步支援了 H.264 視訊編碼。據說 2007 年 6 月 YouTube 就有在私底下試驗 H.264 (可以在網址列加上 &fmt=18 開啟),這下子終於可以擺脫 FLV1 那個連影片內文都看不清楚的低畫質了 (FLV4 的 VP6 雖然近一步提升,但果然 H.264 還是更佳啊)

其實上面網站要支援 H.264 根本就不是難事,去年 (2007) 底 Adobe 釋出了 Flash Player 9.0.115.0 修正版本,這個版本就導入了 H.264 支援。換言之關鍵的是你瀏覽器上面的 Flash 元件,所以才聽說有人在ニコニコ動画 SP1 看 H.264 影片需要更新吧?(我個人是去年看到有網站在討論重大安全性更新就手動更新了) 實際試驗手上能用的 Mediaplayer.swf 看看,這個 SWF 檔使用了媒體播放元件,可以線上播放 FLV 檔案,塞給它 MP4 檔吃,一樣可行,證實了我的想法。於是需要調整適應的地方不算很多,可以快速享受 H.264 的高畫質,只不過電腦配備 (CPU、GPU) 不夠好的朋友們可得注意了。

所以要玩的話就得要靠一些工具幫助我們編碼,以前的 FLV1 可以用懶人工具 Riva FLV Encoder 快速編碼,FLV4 時代也有攜帶動畫變換君這種 N 合一的東西可以幫助我們,H.264 雖然也有一些工具 (轉給 PSP 或 iPod 看的),不過我比較喜歡自己找工具來搭配,網路上看到有人用 AviUtil 在轉 (Ref: x264(mp4) encode教學 (採用ニコニコ動画及AviUtl為例)),各位不妨做個參考。

我選擇土砲法,才能充分理解壓縮步驟,準備以下工具:

AviSynth
Frame server,我要用它的 Lanczos4Resize 功能來幫我 Downscale 影片

x264 CLI Encoder
x264 是一套知名的 H.264 壓縮實作,用人家編好的版本來作視訊壓縮

Nero AAC Codec
Nero 大發慈悲,AAC音訊編碼器完全免費!不用可惜

MP4Box
GPAC 套裝的一部分,用來將視訊 H.264/AVC 跟音訊 AAC 包在一起的程式

FFmpeg
老實說前面的工具可以通通不要就用 FFmpeg 就好,但一來沒有學習效果,二來我使用 Unofficial FFmpeg Win32 Builds 進行 x264 壓縮怎麼試怎麼失敗 (好像是函式庫對 Intel 雙核支援的問題?目前作者也沒解決,放很久了),而且似乎也沒有 LanczosResize 可以用,不得已拋棄最簡易方案。這邊還是要用它抽出 WAV 音訊以便讓 Nero AAC Codec 讀取


以上就是主要的程式,流程為:

來源檔案 → Lanczos4Resize (AviSynth) → H.264/AVC (x264) *視訊
└→ WAV (FFmpeg) → AAC (Nero AAC Codec) *音訊

最後再 H.264/AVC + AAC → MP4 (MP4Box),大功告成,其實也不難嘛。

自己為了方便,寫了一個批次檔來負責這一大堆動作,全面自動化。隨著不斷的測試和調整,批次檔的也改的越來越人性化,可以直接拖檔案給它處理,只不過又使用了其他東西 (比如說 Horst Schaeffer 的 Wfolder,選取目標資料夾用輔助程式) 和多了一些判斷,諸位可以無視,畢竟那不是重點。

@ECHO OFF
SETLOCAL
SET BASEPATH=%~dp0
SET VBITRATE=500
REM SET VRES=512, 288
SET VRES=512, 384
SET /a ABITRATE=64 * 1000
SET ACOMPRESSION=-he
SET VCOMPRESSION=qualityEX
REM fast, quality, qualityEX

REM Set destination directory
"%BASEPATH%Wfolder2" "SET DESTDIR=" . "Choose a destination directory" /noquote /backslash > "%TEMP%\result_destfile.bat"
CALL "%TEMP%\result_destfile"
IF NOT %ERRORLEVEL% == 0 GOTO :EOF

ECHO Creating avs script...
IF /I %~x1 == .AVI GOTO TYPE_AVI
IF /I %~x1 == .DIVX GOTO TYPE_AVI
GOTO TYPE_OTHER

:TYPE_AVI
ECHO AviSource("%~1", false).Lanczos4Resize(%VRES%) > "%TEMP%\result_frame.avs"
GOTO IF2

:TYPE_OTHER
ECHO DirectShowSource("%~1", convertfps=true, audio=false).Lanczos4Resize(%VRES%) > "%TEMP%\result_frame.avs"

:IF2
ECHO Encoding video...
IF NOT %VCOMPRESSION% == fast GOTO quality

REM Fast Compression
ECHO Preset: Fast
"%BASEPATH%x264" --threads 2 --progress --pass 1 --bitrate %VBITRATE% --stats "%TEMP%\result_x264.stats" --subme 6 --ref 5 --filter 0:0 --keyint 250 --min-keyint 25 --direct temporal --sar 1:1 --bframes 2 --b-pyramid --weightb --8x8dct --ipratio 1.40 --pbratio 1.30 --qcomp 0.8 --analyse p8x8,i4x4 -o NUL "%TEMP%\result_frame.avs"
"%BASEPATH%x264" --threads 2 --progress --pass 2 --bitrate %VBITRATE% --stats "%TEMP%\result_x264.stats" --subme 6 --ref 5 --filter 0:0 --keyint 250 --min-keyint 25 --direct temporal --sar 1:1 --bframes 2 --b-pyramid --weightb --8x8dct --ipratio 1.40 --pbratio 1.30 --qcomp 0.8 --analyse b8x8,p8x8,p4x4,i4x4 -o "%TEMP%\result_video.mp4" "%TEMP%\result_frame.avs"
GOTO encodeaudio

:quality
IF %VCOMPRESSION% == quality ECHO Preset: Quality
IF %VCOMPRESSION% == qualityEX ECHO Preset: Quality Extreme

REM Quality Compression
"%BASEPATH%x264" --bframes 16 --ref 5 --keyint 250 --min-keyint 25 --b-pyramid --qcomp 1.0 --subme 7 --analyse all --weightb --8x8dct --trellis 2 --me umh --mixed-refs --direct auto --threads 2 --thread-input --no-psnr --no-ssim --no-fast-pskip --no-dct-decimate --progress --pass 1 --bitrate %VBITRATE% --stats "%TEMP%\result_x264.stats" --sar 1:1 --ipratio 1.40 --pbratio 1.30 -o NUL "%TEMP%\result_frame.avs"
IF NOT %VCOMPRESSION% == qualityEX GOTO finalpass
REM Quality Extreme Compression
"%BASEPATH%x264" --bframes 16 --ref 5 --keyint 250 --min-keyint 25 --b-pyramid --qcomp 1.0 --subme 7 --analyse all --weightb --8x8dct --trellis 2 --me umh --mixed-refs --direct auto --threads 2 --thread-input --no-psnr --no-ssim --no-fast-pskip --no-dct-decimate --progress --pass 3 --bitrate %VBITRATE% --stats "%TEMP%\result_x264.stats" --sar 1:1 --ipratio 1.40 --pbratio 1.30 -o NUL "%TEMP%\result_frame.avs"
:finalpass
"%BASEPATH%x264" --bframes 16 --ref 5 --keyint 250 --min-keyint 25 --b-pyramid --qcomp 1.0 --subme 7 --analyse all --weightb --8x8dct --trellis 2 --me umh --mixed-refs --direct auto --threads 2 --thread-input --no-psnr --no-ssim --no-fast-pskip --no-dct-decimate --progress --pass 2 --bitrate %VBITRATE% --stats "%TEMP%\result_x264.stats" --sar 1:1 --ipratio 1.40 --pbratio 1.30 -o "%TEMP%\result_video.mp4" "%TEMP%\result_frame.avs"

:encodeaudio
ECHO Encoding audio...
"%BASEPATH%ffmpeg" -y -i %1 -ar 48000 -ac 2 "%TEMP%\result_audio.wav"
"%BASEPATH%neroAacEnc" -br %ABITRATE% %ACOMPRESSION% -2pass -if "%TEMP%\result_audio.wav" -of "%TEMP%\result_audio.m4a"

ECHO Merging mp4...
"%BASEPATH%MP4Box" -add "%TEMP%\result_video.mp4#video" -add "%TEMP%\result_audio.m4a#audio" -new "%DESTDIR%merged.mp4"

ECHO Job finished.
PAUSE
del "%TEMP%\result_*.*" /Q


我想批次檔用了許多技巧,看不懂也是有可能的,不過還是抓幾個重點來介紹。首先是使用 AviSynth 這一部分,我使用 ECHO 動態了生成 avs 檔案,裡面指定了 Lanczos4Resize 來作畫面縮小的動作。

再來是重頭戲 x264,可以看到指令列跟了長長一串,這就是可以學習到的地方。我不敢保證上面列的參數是最完美的,但我也參考了很多地方如漫遊酷論壇、Doom9等地方的許多討論串,得出每個參數的大致功用,依照推薦所設定的。關鍵還是在「--bitrate %VBITRATE%」這邊,指定視訊流量。另外「--pass」是開啟 Multipass 的選項 (二次編碼),聽說 3pass 還是有一點用,所以我也用上了。

接著是音訊部分,使用 FFmpeg 將來源檔 (注意我沒用 AviSynth 處理)的音訊解成 WAV 後,再給 neroAacEnc 吃。值得一提的是 neroAacEnc 提供兩個執行檔,我使用有 SSE 的版本,CPU 指令集有支援應該比較好吧。關鍵在「-br %ABITRATE% %ACOMPRESSION%」這邊,因為是批次檔所以夾雜變數,範例中會變成「-br 64000 -he」,這表示壓成 64Kbps 的 HE-AAC (-he 為強制壓成 HE-AAC,這種模式下壓縮低流量品質仍十分好),當然也要加上「-2pass」來給它二次編碼用時間換品質,畢竟壓縮 AAC 速度非常快,這點時間算不了什麼。

最後就使用 MP4Box 加入兩個檔案的視訊跟音訊,建立新檔案 merged.mp4,這個檔案就是辛苦的結晶啦,用 VLC、Media Player Classic 或是 KMPlayer 都可以看吧,如果有安裝 ffdshow, MP4Splitter.ax, CoreAVC 等想必會更好,觀看部分我就不特別著墨,反正大家都會裝整合包所以應該都可以看吧。
---
2008/12/12 修改: 更新 Nero AAC Codec 下載位置跟 x264 參數,新版取消 --bime 跟 --b-rdo

2008/02/25

Review: STARCAMP EP

STARCAMP EP 是水樹奈々在 2008/02/06 發的一張新單曲,其實本來我是沒有預定要買這張的,事前也根本沒有注意有這張的消息,新番「十字架與吸血鬼」我也沒在看,所以基本上本來是跟我無緣的……但是,偶然看到K島聲優版有人在討論水樹奈々的PV,我一看「Astrogation」,沒聽過,新歌嗎?繼續看下去發現這應該是新歌沒錯,就跑去ニコ找來看,還好有。 (Yahoo!公開的版本非日本IP不能看,只好出此下策)

一聽,驚為天人啊!鋼琴跟小提琴交織出來的流行樂曲竟然還滿合我的胃口的XD 加上PV的加持 (被迷到了>///<) 把原本要拿來買 KOTOKO 單曲 BLAZE 的錢拿過來用,因為 BLAZE 試聽之後覺得滿失望的,乾脆決定掏錢買這片!(這是慢性水樹病嗎?XD) 不過當我發現的時候已經是情人節以後的事情了,這下只好使用 CLUB JAPAN 試看看,尤其是知道還有初回盤的時候,更是懊惱為什麼當初沒有早一點發現,店頭特典的東西似乎更棒啊~ >///<ハァハァ

好在隨著失落的奧德賽OST一同送到,結果還是初回盤,太棒啦!雖然沒有店頭特典 (我想也不會有),這讓我知道就算過了發售日還是有機會的,不過要快就是了,剛才上 Neowing 搜尋發現已經沒有初回盤了。

OK,來介紹這張:
  • 商品編號: KICM-1228
  • 組枚數: 1
  • 發售日: 2008/02/06
  • 價格: ¥1300円 (含稅)
  • 曲目:
    1. Astrogation
    2. COSMIC LOVE
    3. Dancing in the velvet moon
    4. 空時計



在對曲目的感想之前,我先來解釋一下這張單曲的標題吧。

STARCAMP EP - 有沒有人對後面的 EP 感到好奇的?查了一下 Wiki 發現 EP 是 Extended Play 的簡寫。一般來說歌手發片分為單曲 (Single) 跟專輯 (Album),單曲一般來說大概是兩、三首歌而已,專輯通常都有十來首。那要發一片有五、六首的 CD,作為專輯曲目太少,作為單曲曲目又太多,這種模稜兩可的就給它一種全新的稱呼「Extended Play」,簡稱 EP。一般來說 Single 收錄約 10 分鐘多一些,EP 收錄 10 分鐘~35 分鐘,專輯收錄 25~80 分鐘。

再來這張 EP 上面有標明一小句話:「ALL A-SIDE INCLUDING 4 TRACKS」,這個 A-SIDE 指的又是什麼呢?一樣找了資料後是這樣的,傳統的黑膠唱片有兩面,歌手自認不錯或希望主打的曲目會放在 A-Side,不常出現、較次要的曲目就會放在 B-Side。也就是說,這片 EP 收錄的全部都是主打歌,沒有一首是因為要出片才創作丟進去補曲數的。

值得一提的,除了初回版的塑膠盒裝之外,EP 所用的 CD 盒也跟以往的不太一樣,感覺比較高貴一點。夾 Booklet 的地方我倒覺得設計不良就是了,變成要垂直推出 Booklet 的樣子,實際上上下也各有擋版,這樣要我怎麼拿出來啊orz 還好這本比較薄,可以稍微用點力讓 Booklet 呈拱橋狀再從盒中取出。

再來是個人曲目心得感想:

1. Astrogation
讓我毫不猶豫變心(誤)轉購買這張 EP 的曲目,可以說買這張都是為了它。本來還以為小提琴的編曲就一定是上松範康,結果我錯了,對不起啊陶山隼,請你以後再跨刀創作更多這種神曲吧!我最愛間奏那種小提琴快速拉奏的表現,曲子中也會不時出現這種表現,另外還有鋼琴的搭配也是十分棒,不用說,神曲認定。

搭配 PV 奈々放電實在是>///<,整體有一種未來科技感,還真符合標題 Astrogation (天文導航)。不過歌詞好像跟戀愛比較有關係XD (好吧其實我沒看懂orz)

另外本曲作為日本流行音樂番組「音楽戦士 MUSIC FIGHTER」2月開頭曲,算是登上了流行舞台。從上一次的神曲「Orchestral Fantasia」11月的強打曲進步到「Astrogation」2月OP,這是個了不起的里程碑啊。

2. COSMIC LOVE
新番動畫「十字架與吸血鬼」OP。沒什麼特別的感覺。

3. Dancing in the velvet moon
新番動畫「十字架與吸血鬼」ED。沒看動畫,不過這真的是 ED 嗎?這麼熱血激昂XD 有種歐洲古城堡的感覺,不知道該怎麼說,大概就是惡魔城吧。想起動畫標題,嗯,那就是吸血鬼啦。

其實還讓我有種 ALI PROJECT 的曲風感覺,大概就是那種調吧,不知該怎麼稱呼。

4. 空時計
抒情慢歌,沒啥感覺XD

總體來說,我對曲目的評價:

Astrogation >> Dancing in the velvet moon >>> 無法跨越的牆壁 >>> COSMIC LOVE ≒ 空時計

因為 Astrogation 表現太棒了 (曲子也好,PV也好),正中我的喜好,所以多加點分,不然 Dancing in the velvet moon 是可以跟其並列的。COSMIC LOVE 跟空時計就沒有正中胃口,故中間有一道無法跨越的牆壁。

Review: LOST ODYSSEY ORIGINAL SOUNDTRACK

  • 商品名稱: ロストオデッセイ オリジナル・サウンドトラック LOST ODYSSEY ORIGINAL SOUNDTRACK
  • 商品編號: SVWC-7514/5
  • 組枚數: 2
  • 發售日: 2008/01/23
  • 價格: ¥3675円 (含稅)
  • 官方介紹頁面: http://www.aniplex.co.jp/lostodyssey/

前些日子在破了「失落的奧德賽」之後,內心久久不能自已,腦中一直重複著戰鬥中、劇情中的各種旋律,實在是受不了了,乾脆跑到 CLUB JAPAN 中文版 訂購去了。還有很多人不知道吧?訂購日本 CD 可以不必使用信用卡,日本直接空運到鄰近的便利商店取貨付款,這麼方便的購物方式你還等什麼?價格也便宜 (好吧,在這邊我要補充一下,現在 CJ 的計算匯率已經漲到 0.31 了,其實已經比 95 樂府要貴一點了,但看在便利商店取貨的份上,應該還好吧?),含稅價直接轉成台幣,免運費。

經過約一個星期的調貨,再經過約一個禮拜的物流運送時間,終於送到了我家附近的便利商店。CJ的唯一缺點就是慢了點,不過這樣也可以慢點掏錢,不是很好嗎?領了包裝完整的小包之後,立即回家拆封鑑賞。



失落的奧德賽的音樂部分找來植松伸夫負責,植松本來就長期跟坂口博信合作,產出的音樂也十分棒,這次當然也是達到了另一高峰。曲目列表我就不再貼了,請參考官方介紹頁面。直接來說說個人喜好曲及心得吧。

Disc 1

1.序章
放入光碟啟動遊戲,隨著開頭樸素的標題流洩的就是這首曲子,所有相關的樂曲全部自此延伸,核心曲目。中規中矩的行板帶領你進入「失落的奧德賽」的世界。我常常會不由自主的多聽他個幾分鐘,因為實在是深深著吸引我啊。

2.戦場
絕境高原上緊張的氣氛,雙方萬人大軍短兵相接,你砍我殺,戰場就是如此殘酷。前方淪陷?沒關係,第二波後援部隊已經趕來,對方當然不甘落後。這場戰鬥究竟誰會獲勝?

3.戦いの火蓋
隨著音樂的響起,開戰了!行軍的進行曲不疾不徐地引導我們走向勝利的一方。充滿著緊張的氣氛,你的每一個指令,都對戰鬥結果有著十分巨大的影響,如果一個不小心判斷錯誤,可是會全軍覆沒的喔。另外此曲初登場時有別於 OST 的版本,多加了一段前奏,效果很好,可惜沒有收錄進來。

5.不死の生
這首曲子充分的表現出凱姆獨自一人站在絕境高原,面對戰場後的殘骸。因為自己是不死之身,從今以後又只能一人孤單的走下去……這條路何時才會走到終點?

7.戦闘態勢
大魔王出現了!要如何運用謀略,使用最適當的戰術才能擊敗強大的對手呢?快速的節奏讓自己不由得跟著緊張了起來。

10.終わりなき旅路
大地圖背景曲。永不結束的旅程,前面以笛子表現出在廣大地圖的寂寥感,後面則以貝斯表現要繼續勇往邁進的感覺。

13.ガンガラの陰謀
一聽就人感覺充滿著龐大的壓力,彷彿背後隱藏著巨大的真相不為人知。作為岡卡拉的主題曲真夠適合的。

14.敵出現!
競技場的音樂,以生命作為賭注的競賽是最熱血的了!稍快的節奏燃起了在競技場上雙方的戰鬥意志,來放手一搏吧!

16.戦火の進軍
態勢隨時有可能一觸即發,大軍準備要攻擊了,每一個人都不敢大意,十分慎重。

17.クライシス&ワーニング
Crisis & Warning,其實都是危機啦。凱姆一行人在努馬拉遭全軍通緝,想要以一擋百?面對著幾乎沒有勝算的戰鬥,還是趕快逃跑吧。

18.白い母船
白蛇王號的主題曲,一艘白色的龐然大物有如冰山一般露出在水面上,這就是我們的白蛇王號,優雅、沉穩地航行在海面上,朝著目標破冰前行。

19.Eclipse of Time(Harp Version)
努馬拉千年女王敏一個人用豎琴在閨房彈奏的樂曲,寧靜而安祥,難怪可以吸引聖獸聆聽。保護努馬拉千年的想必就是這一股力量吧。

22.小さな思い出
搭配著千年之夢的片段,想到就讓人潸然淚下,是喜極而泣。一段小小的回憶,溫暖著凱姆和你我的心窩。

24.強敵出現!
才剛解決完眼前的敵人,沒想到後面的追兵又追上來了,沒辦法了,只好拼了!跟 クライシス&ワーニング 正好相反,我方面對著大批的努馬拉重裝士兵,不得已向他們砍去,為的只是殺出一條路啊。

25.永遠の別れ
這...我的眼睛怎麼在流汗?這是汗吧?一回想起千年之夢,旅程中遇過的人向凱姆永遠的道別了,他已經先到另一個世界等凱姆了。但,凱姆知道永遠沒辦法再跟他相見的,不死之身只能夠靜靜的看著身旁的人一個一個離開,包括他最親的妻子和小孩。配上人聲的烘托效果,感觸更深。

29.希望の徴
也是千年之夢,人家常說雨過天青,幾十年過去了,這地方又恢復以往的生氣,或者是發現了新的、值得守護的小小希望。是的,持著這希望繼續走下去吧!

31.ヨーソロー
ヨーソロー原來是航海用語,漢字可以寫成「宜候」,語源出自「宜しゅう候(よろしゅうそうろう)」的變化,有確認、了解的意思。駕著快艇,確認下一個目的地後,「ヨーソロー」!全速前進!輕快的曲風彷彿海風吹來,可以感受到大海的氣氛,陽光、海鳥和那鹹鹹的氣味。

33.魔女の館
鋼琴的不協和音聽了真是令人毛骨聳然,全身不舒服。踏入陰森森的古老洋房,下一刻會跑出什麼東西沒人知道,只能鼓起勇氣,一步步的向內探究,裡頭到底有著什麼呢?


Disc 2

1.帰ってくる、きっと…(Vocal Version)
遊戲中可克和馬克唱這首自母親那傳承下來的歌,給予莎拉找回自我的力量。這首是日文版的,英文版倒是沒有看到XD 演唱者正好是一個雙子團體FLIP-FLAP。唱的很好聽啊,我喜歡。

3.脱出!
情況危急!眼看著這地方就要爆炸了,餘下不多的時間,大家趕快逃離吧!快拍子的節奏一再暗示著現在情況危急,已經沒有時間再去挖寶箱或是練功啦。我最喜歡前奏那段緊張刺激的感覺。

6.魔導の侵食
原本繁榮的哥薩首都經過強大的冰柱魔法攻擊,完全變了個樣。在這場災難中生存下來的生還者們,得知哥薩已經亡國的消息,雖然都不知道未來該怎麼辦,但面對現在,只能齊心努力一起重建家園。充滿無奈和孤寂的感覺,但是相信人們是不會被擊敗的!

9.大雪原
面對著無窮無盡的魔導列車軌道,加上大風雪的侵襲,只能夠慢慢地一步步走下去。身體幾乎要沒力氣了,但是要撐下去啊,離開這地方。

10.What You Are(Guitar Version)
聽到這首音樂,不禁想起千年之夢中那位老爺爺獨自一人在牆邊低頭做鞋的景象,雖然遊戲只有文字描述,但活靈活現使我好像真的看見了那身影,聽見那鐵鎚聲。

11.魔獣との戦い
龐然大獸出現在面前,這該怎麼打才好呢?不要慌張,運用適當的戰術,就算敵人血再多也是抵擋不了我方的猛烈砲火攻擊的啦。

14.闇の聖者
這首已經是遊戲末期出現的曲子了。離最後的真相只差最後一步,無奈六個闇の聖者擋在面前,為了前進,只好先把這些號稱最強的六聖者全部剷除!說實在的在遊戲中他們也滿弱的XD 難道是我太強嗎?十分緊湊的鋼琴和小提琴彈奏,正把場面氣氛拉到最高潮,邁向最後的路途,沒有人能夠阻擋我們!神曲認定,可惜太短聽不過癮啊,吊人胃口。

15.大航海
管絃樂編織出廣大壯闊的感覺,有著能夠飛天遁海的鸚鵡螺號,哪邊都可以前往,不怕那風浪勇往直前吧!

18.亡魂咆哮
是的,這是最後決戰的曲子了。世界即將崩潰,只有我們能夠拯救世界並且阻止神人的野心了。背景的人聲咆哮著,最後的希望就掌握在你手裡了,諸位不死之身啊,連大家的份一起努力吧!初聽此曲時只覺得非常詭異和突兀,不過後來細聽數遍後反覺得另有一番感覺,彷彿身旁的所有亡魂都為你加油,全心希望你能夠勝利,這最後的決戰。另外這是官方公開的背景歌詞 (連結)

19.セスのテーマ
瑟絲的主題曲。其實跟底下那首挺像的,烏雲過去,終於迎向晴天,故事結束了。沒有不死之身一路走來的寂寞感,反倒滿懷著希望。

20.祝福の光~手紙
教堂的管風琴彈奏出一篇篇的神聖頁章,終於迎來的最後的和平,全部的故事在此交代,世界又恢復平衡,可喜可賀可喜可賀。凱姆等人也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了XD

21.What You Are(Vocal Version)
由 80 年代極受歡迎的女歌手 Sheena Easton (席娜‧伊斯頓) 演唱,Easton 成名的代表作應該是 1981 年電影 007 最高機密主題曲「For Your Eyes Only」了吧。雖然已經過了20多年,逐漸在流行舞台消失,但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用她獨特的聲線及嗓子詮釋的這首「What You Are」,是最適當不過的了。

22.メインテーマ
可說是遊戲核心旋律的最終完成版,整個遊戲的靈魂。原本就中規中矩的行版經過完成之後顯得更為莊嚴,後面的人聲再一烘托,把整個廣闊的世界的感覺都給烘出來了,當然還有凱姆等人歷經千年旅程的沉重感,在此重新檢視過一遍,然後再做個完美的收尾。

2008/02/06

Happy Chinese New Year 2008

鼠年到,鼠來寶,祝大家身體健康好運到!數錢永遠不嫌少 XD

新年新希望,總有點夢想吧,雖然沒什麼錢,但夢還是可以作的,試著列一下想要的東西好了:
  • 筆記型電腦:雙核心CPU、獨立顯卡筆電 ASUS EeePC 1000HAE (2010/04 已購入)
  • 液晶螢幕: Dell UltraSharp 2709W 27' Wide Screen Display BenQ EW2730V 27' VA Monitor (2011/11 已購入)
  • 手機:Nokia N96 / N78 Motorola Milestone A853 (2010/11 已購入)
  • 記憶卡:SanDisk MemoryStick Duo果凍卡 4GB (給我的 W700i 用的) (2008/06 已購入 NT$1000)
  • 耳機:KOSS PortaPro / audio-technica ATH-EM7 or ATH-AD400 / Sennheiser PX100 / AKG K24P or K26P
  • 環繞音響:羅技 Z-5500 5.1ch 音響組
  • 電腦椅:能舒適坐的一張椅子就好 (2008/03/01 已購入 NT$1000)
  • 方向盤:Logitech G25 Racing Wheel
  • 手錶:CASIO G-Shock MTG-900DJ-8DF 光能電波錶 CASIO G-Shock GW810D-1A (2009/04 已購入 NT$4313)
願望不多,希望有錢能購買XDD

也希望新的一年能夠繼續 All Pass (或許以我來說 High Pass 更重要吧),金錢收入多,打工能順利。果然最重要的還是錢啊,很多想買的漫畫、小說、畫集、遊戲、CD等等希望能盡數購入,以滿足我那無窮無盡慾望的一小角落。

當然也希望新年 Xbox 360 新作盡出啦:死亡復甦2、失落的星球 Colonies、忍者外傳2、GTA 4、戰爭機器2、Forza 3、淚眼少女 (Cry On)、CLANNAD、車魂:無限賽2、惡靈古堡5、無盡探險、鬼屋魔影、鋼彈特洛伊、劍魂4、霄星傳奇、RaceDriver GRID......等 (以上遊戲未必會在今年發售,請特別注意,當然我希望今年能看到) 可是我可沒錢一次買回家啊 囧

當然也祝大家心想事成,新年快樂喔!

Review: Lost Odyssey 失落的奧德賽

「失落的奧德賽」一作由知名日系RPG「Final Fantasy」之父坂口博信擔任製作總監,角色設定請來漫畫家井上雄彥設定,音樂由同樣幫「Final Fantasy」配樂的植松伸夫製作,加上由曾得過日本文學榮耀「直木賞」的重松清撰寫遊戲內不時穿插的短篇小說「千年之夢」,這夢幻組合作出來的遊戲,究竟如何呢?我可以跟你拍胸脯保證 (雖然大概沒啥影響力吧),這真的是2008年絕對值得一玩的RPG鉅作!

話說購入 Xbox 360 後,所玩的遊戲不外乎是索飯們 (Sony fans) 常常提及的車槍球類型遊戲 (競速、射擊和運動),不過我也不排斥這些類型,畢竟好玩就好。在2008年初得知台灣微軟決定將中文化 MistWalker 公司製作的 360 第二款遊戲「Lost Odyssey」時,非常高興,雖然之前的作品「藍龍」評價似乎有點不太好,但是「失落的奧德賽」日版發售之初就有相當好的評價。主角凱姆是一個活了千年而不老不死的男子,經過千年看盡了人生的生離死別,也一直過著漫無目的的旅行生涯 - 該說是流浪,作著傭兵的生涯。在一次擔任烏拉魔法步兵隊隊長抵抗剛德兵在絕境高原的侵襲時,天上突然降下了一顆大隕石將高原的所有士兵都給殺死了,唯有凱姆 - 一個長生不死的男子還活著。劇情之初表現的無接縫動畫和即時運算及完美的接到戰鬥的演出,實在是震撼。

畫面使用 Epic Games 研發的 Unreal Engine 3.0,這也是日本廠商首創使用Unreal引擎製作的遊戲吧,在訪問製作製作人員的時候也有提到當初程式開發人員對Unreal引擎的不熟悉,原廠Epic Games和日本微軟還特地派了幾位技術支援人員來幫忙客製化,最後在逐漸熟悉的情況下結束支援,獨立完成開發。

劇情則是坂口博信負責大多數規劃的,既然死生觀用到快膩了,這次乾脆逆其道而行:主角不會死,當主角達成常人所夢想的不老不死後,真的是最幸福的嗎?不盡然,凱姆當然也有組成家庭結婚生子,遺憾的是親人的生命並不是永恆的,凱姆就只能以旁觀者的角色旁觀這整個變化,獨自一個人孤獨的走下去 - 沒錯,這就是本遊戲所強調的。看盡了人生冷暖而交織出的各種故事,正是遊戲中的短篇小說千年之夢 - 凱姆在這一千年中看到的各種人事物的故事。

音樂不用說,支援杜比數位音效當然是十分具有臨場感 (雖然我沒有多聲道喇叭啦),植松伸夫擅長的 Orchestral、Rock、Electronic 等風格音樂應有盡有,其中主旋律音樂 (Main Theme) 更是作為整個背景音樂的中心主題,聽了真是令人連雞皮疙瘩都立起來了。玩過遊戲後我馬上決定購買遊戲的OST,因為真的太棒了。

人設似乎有許多人頗有意見,的確我也承認3D模組作出來的人物沒有井上的味道,有人甚至說這根本就是美式、甚至韓式風格,我覺得沒有那麼離譜吧,3D模組作出來的也有一番風味。而井上雄彥的原設定畫也有許多人不喜歡,或許他們沒看過井上的浪人劍客那種水墨風格吧,我倒是覺得挺不錯的。

遊戲中感人或令人深思的橋段也滿多的,當然也少不了搞笑角色來調和一下,講到這邊不得不提最佳男配角「楊森」,他加入之初其實是為了監視凱姆的行動,對錢跟女人最沒抵抗力。當凱姆一行人要去調查可能引起絕境高原的隕石慘劇嫌疑的巨杖設施時,楊森還喝醉酒跟幾個女孩子有說有笑,十分風流啊。但劇情推演到後面,楊森常常在對話中碎碎唸一些奇怪的東西 (這是英文語音的特色喔) 引起不少笑點。玩到最後我甚至對他輕浮的印象改觀了,這也是男人中的典範啊!XD

遊戲四片裝,老實說是多了一點,遊戲中大量使用了預錄動畫,當然也有部分的即時運算動畫,我很疑惑既然有技術可以作出即時運算的動畫了,為何還要以預錄動畫來演出而塞了這麼多容量呢?遊戲初期的無接縫進入戰鬥作的十分棒,但是後來竟然沒有再採用,官方的說法是因為技術和硬體上的問題而無法插入,別騙了吧,其實這是因為不熟Unreal的關係吧?玩過使用同引擎的 Gears of War 戰爭機器就知道遊戲中的過場都是即時運算,不如這麼說,很多歐美遊戲都使用即時運算,不過反觀日本的遊戲很多都會使用預錄的,日本的技術力?我老早就覺得歐美的技術力比較強了,還在日本的技術力咧。希望日本廠商爭氣些,多運用你們不同於歐美國家遊戲的類型 (我沒有特別指倫軟啦XD) 再以技術力作出使人眼亮的遊戲吧。希望日後 MistWalker 或其他日本廠商能更積極努力,不要只會用CG塞空間啦 orz

另一個有關於技術力的莫非於遊戲中頻繁且「稍微有點久」的讀取了,官方說法是因為載入材質太多十分精細的關係造成需要不時讀取。拜託你們,Epic Games 建議微軟讓 Xbox 360 的內建記憶體擴充到 512MB 是因為這樣才能作出更精細且順暢的遊戲如戰爭機器,你們竟然連 512MB 都嫌不夠啊?我想日本廠商又一個比較弱的地方在於程式最佳化,在有限的硬體限制中作出最大的效果也是很重要的,絕對不是隨便寫寫就好,雖然也可以達成目標不過那沒有效率啊。「失落的奧德賽」常常在遊戲中感受到些微的延遲狀況,雖然不嚴重,不過多了還是會覺得有點討厭啊。老話一句,希望日後 MistWalker 或其他日本廠商能更積極努力啊。我覺得改進空間是有的,就看團隊要不要在這地方花心思了。

整體來說絕對是上乘之作,在現有的日式 RPG 中畫面絕對是數一數二的棒,這該歸功於 Unreal 引擎 3.0 的視覺效果吧。再加上令人感嘆萬千及催淚的「千年之夢」、遊戲本身的劇情,再由植松伸夫的音樂完美搭配,令人彷彿看了一部精采的小說一般。再加上關鍵 - 台灣微軟的中文化之後,不管是劇情、千年之夢,甚至是路人的對話都能夠清楚的理解,這實在是太棒了,不再有語言的隔閡,可以讓玩家更能夠了解遊戲劇情。在巴哈姆特電玩資訊站的遊戲評比中,大家一致推薦這款作品,中文化再加上親民的價格,假如您有 Xbox 360,請一定要購買並體驗這款由坂口博信、井上雄彥、重松清和植松伸夫,另外加上台灣微軟於2008/01/24誠意獻上的遊戲啊!

個人評分:
畫面:9.5 這大概是日式 RPG 中畫面頂尖的數款之一了,Unreal 引擎的光影、建築、風景呈現等都非常棒,亦可以自由放大欣賞,唯一一點美中不足的似乎還是有一點鋸齒啊。
音樂:10 我認為沒有什麼地方不好的,音樂也好配音也好 (我是切英文語音的),楊森的英文碎碎唸加分不少。
系統:9.0 雖然已經有 RPG 使用過前後排的觀念,但是獨特的壁系統卻是十分創新的。魔法雖然有個看似很炫的合成魔法,但那個並不能讓你自由指定欲合成的魔法,有點可惜。指環系統和合成戒指倒是滿有趣的,需要控制 RT 鍵以達成最佳效果的做法比較不會在戰鬥中睡著。
表現:7.5 一開始的無接縫戰鬥印象實在是非常深刻啊,遊戲中的大量過場動畫也十分不錯 (雖然很多是預錄的),不時穿插的小遊戲 (如船艦逃脫遊戲、青蛙參拜遊戲) 更添趣味。唯永無止盡的讀取可說是全遊戲的一大缺點。
遊戲性:8.0 一大堆支線任務、尋寶、找果實、開寶箱和練技能絕對可以滿足喜愛 JRPG 的玩家。如果覺得怪物太弱,亦歡迎到競技場或領悟神殿挑戰!不過第二輪只有繼承等級 (Max Lv.50) 這代表著寶箱或收集果實成就又要從頭來過,亦無新增要素,一想到這就不免心寒。
---
02/09: 修改錯字及評分,覺得有些地方要多扣一點XD